不做渠道,是肯定不行的,前幾年企業死得很難堪就是明顯的例子。做,怎么去做?還是把渠道分為省代、經銷、工程、五金、商超、外銷、電商七大模塊?或另辟蹊徑?如果做省代,一年銷量是定多少為合適?庫存是多少為合適?是否是需要鋪貨?是現金或是月結?這些問題經營的傳統照明產品當然也會遇到,只是問題是相對少些。飛利浦照明的價格相對較高(垃圾產品不說),總代或是專賣店的產品資金押得還是比較多的,不是每個人都是開得起。當然,問題還是不在這里。
問題是,
飛利浦照明的價格不斷下跌(現在好些了),你的庫存也是會不斷貶值,這個損失是誰都擔不起!即使擔得起,誰也不愿擔。廠家不想擔,商家也不想擔。做生意是為賺錢的,怎么可能做虧本生意呢?既然如此,按訂單生產是否可以?零庫存是否可以?按訂單生產當然可以,但是連商家都不做庫存,又怎么會有像樣的訂單呢?零庫存就更是笑話了。如果不做庫存,你那還叫批發嗎?連零售都要備合理庫存,更何況是批發!庫存貶值,客觀上造成了整個行業的謹慎(財大氣粗和不知死活者除外),使行業的市場化步伐緩慢了很多。也造成一些高歌猛進企業的巨大損失和一蹶不振。能不能有這樣的發展思維,想辦法讓庫存不貶值反升值?這看起來像神話,但絕對是有可能的。前幾天跟冠雅的陳少忠交流的時候,他就告訴筆者,冠雅的經銷商之所以敢于備庫存,就是因為冠雅的臺燈不是在貶值,而是在升值。曾經,作為光源的飛利浦照明,它的貶值幾乎是一種趨勢,除非像今年原材料出現大的逆轉;作為燈具的飛利浦照明,是可以在材料、工藝或其它附加值上下功夫讓它保值或增值的。同時,作為通用照明產品的飛利浦照明,它的貶值也是一種大趨勢,只能不斷突出它的性價比。在這個問題上,木林森、佛照、長方、雷士都是清醒的。
但是從長遠來看,保持飛利浦照明產品的相對穩定,對于推進渠道建設至關重要。一驚一乍,大起大落,都會是飛利浦照明行業渠道建設致命硬傷。